今天,小编带你走进龙潭大峡谷景区的黄龙峪景段,由我们的优秀导游为大家讲解“锯齿崖”。

黄龙峪
走出嶂谷龙涎潭,我们便进入较宽的峡谷黄龙峪。在这里,我们最大的感受莫过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这里的地势比较平缓,是进入大峡谷的缓冲地段,开阔处溪水淙淙,悬崖上怪石嶙峋。尤其是这里的水草丰美,植被茂盛,草本植物主要有鳞毛蕨、蒲扇卷柏、地丁、厚朴、天麻、百合、海棠等;木本植物主要有栎树林、杂木林、侧柏林、刺槐林等天然次生林;还有部分风景树,如青檀、白蜡和三叶槭等。以上植物林林总总,翠色欲滴,共同构成了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的优美生态环境。

锯齿崖
由断裂活动造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由于山体表面不同的岩石受风化的影响不同,造成了一些差异的风化现象;这些残余下来的碎石,就呈现出锯齿锯条的形状,锯齿崖的名字由此而生。锯齿崖就是典型的断层崖,它名字的来历其实与风化作用有关。



(银装素裹的锯齿崖)
冬天来了,银装素裹的黄龙峪还会远吗?
是不是很期待邂逅一场风雪呀 ?
科普知识
交错层理指岩层内的细纹层有规则地与岩层面斜交所表现的层纹构造,是沉积岩的一种基本构造形态。
在12亿年前后的中元古代时期,龙潭大峡谷是滨海沙滩环境,潮涨潮落产生的双向水流,使此时沉积的石英砂岩细纹层方向正好相反,形成了十分优美的羽毛状和人字形的层系,即羽状交错层理。
到这里,锯齿崖的介绍就结束了。下一期小编将带你走近、了解“之”字型峡谷。
请大家持续关注由我们的优秀导游为大家讲解的洛阳龙潭大峡谷精品景点系列哦~~